備考技巧類 Q:口譯該怎么練習? A: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但是總的來說,口譯的練習應該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一、聽譯原則。課本和市面上的口譯教材都采用了給文本加譯文的方式,這讓很多同學錯誤的認為,把原文看看,圈一圈不知道的短語和生詞,然后翻到課后看看答案。認真的同學還會拿個本子分門別類的整理很多詞組短語。雖然大家投入了很多時間進行這樣的口譯學習,但是,到了考場才發現,實考是沒有任何文字可以看的,而是“從耳朵到嘴巴”。考了才發現,短語并非是最有效的應考因素,而且根本沒有機會發揮,所以才會有“我太緊張了,一考試腦子就一片空白”的說辭,其實是備考的根本出發點錯了。二、卡時間。口譯考試,貌似聽一段譯一段的口語練習,實際上,考試的另一個壓力來自時間的壓力。中口考試,要求聽譯長度為10-25秒不等的長度的段落,不記筆記能過的考生大有人在。而高口聽譯長度為20-50秒不等,在較長的段落聽譯中,不記筆記通過就不大可能了。換句話說,一句話單獨拿出來能譯,但是連著譯三到五句話,記憶的壓力,組句的壓力,心里的壓力,都是幾何級數增長,這些因素在平時練習時就要考慮到。因為大家在考場中的實際表現,相比平時都是打折的,所以,平時練習時都要加碼。如中口的練習,聽譯段落不要低于30秒,高口60秒。三、強調輸出。即使很多基本功尚可的同學,參加口試仍然感覺到極不適應。這里最大的原因是同學們學習口譯的主要途徑還是看書,記單詞,背短語。看書看得似懂非懂,不太清楚的時候看看答案,仿佛都懂了,但是實際上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而且這種方式決定了考生不可能練習到聽力、腦記、筆記、口語等各個環節,看再多書都并沒有真正的為考試做練習,上了考場兩眼一黑就不奇怪了。所以平時練習的時候,一定要求“從耳朵到嘴巴”,并且最后口譯的版本應該錄音錄下來,自己聽一聽就知道問題在哪里了。
Q:我做真題,發現口譯時間根本來不及,有什么辦法能在兩聲"嘟"之間能基本翻出來呢?我的情況是老是"額額額"的.但是不額又組織不好.怎么辦呢? A:這個問題主要體現在兩點上:一、口譯并不是獨立于口語外的另一個學科,而是一定建立在口語較為順暢的基礎上的。如果口語說的時候,就支支吾吾,嗯嗯啊啊的,口譯當然脫不開關系。二、同學們平時學口譯,就是手捧書本或學習材料,做視譯,記單詞,劃句子,從來沒有想到,考場是要求考生做成段輸出的,臨考前才突然發現,原來自己從來沒有開口口譯過,結果,輸出完全沒有質量,也就可以理解了。 Solution:口語口譯的學習,從一開始就應該是“從耳朵到嘴巴”的,最后要求自己做口頭的輸出。建議大家把自己的輸出用MP3等錄音設備作一紀錄,完成后進行復聽,這樣就給自己很多強制輸出的壓力。
Q:高口培訓讀平時班好,還是讀暑假班好? A:如果自己底子很好,只為了沖刺應考,那么寒暑假突擊的學習會很有收獲。如果覺得自己底子一般,希望能多點時間消化提高,平時的班級可能比較適合。
Q:我是研究生,大學本科時過了六級,不知道直接考高口行不行 A:用是否通過四級或六級來衡量自己是否具備直接考中口或者高口的實力,這是一個比較粗略的做法。我們一般認為通過六級可以考高口,但口譯考試與四六級考試最大的區別在于嚴格的口試?而六級取得不錯的成績,卻連中口的口語能力都不具備的考生大有人在。 S:考慮到高口口試的通過率并不高,我們鼓勵非英語專業的同學都從中口開始,目標為中口的口試證書和高口的筆試證書,能拿到高口的口試證書當然更好。英語專業的同學,或如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等準英語專業的同學,是應該取得高口口試的證書的。跳過中口直接讀高口有一個危險,可能經過一年多的反復努力,沒有取得高口口試證書,只有筆試證書,而用人單位最期待的能體現你的口語能力的證書,你并沒有獲得,讓用人單位懷疑你不過是筆試比較擅長而已。
Q:怎么才能發出地道的美音啊?以前學校老師從來不管的,現在才知道很重要,有什么方法彌補嗎? A:改善發音最好的辦法就是模仿了。跟讀語速不快發音地道的語音材料,比如VOA Special English,就很不錯。新概念教材也很好,輔以美音版錄音,方便易得。既然發音是主要目的,就不用找太難的材料,簡單點更好。可以考慮新概念一二冊。 此外,沒有發音問題的同學,想要加入英式或者美式發音,有三到五周的訓練時間足矣。但是,如果有些基本音標發的有問題,甚至錯誤,這個工作就變成一個長期的過程了。
Q:怎么才能培養自己的速記啊?考試的時候什么都記不下來。 A:同學們做練習的時候,發現自己的筆記看不懂,或是根本沒法下筆記東西,于是經常問一些類似于“速記”“筆記符號”的問題。但是,實際上筆記只是問題的表象,其實質在于同學們的聽力、腦記、復述的能力。聽力是大家考試最大的挑戰,練習的時候,大部分同學的英譯漢在上場前沒有大量的聽譯練習,平時多做視譯,加上聽力能力往往欠缺,直接導致考場聽力崩盤,沒有東西可記。腦記和筆記的協調也是一個問題,學生們往往不具備邊聽英文邊寫字的能力,更談不上協調發展了。復述也是問題。其實在外交、經濟、改革開發等類型的口譯材料中,學生會發現連中文都不能夠較為完整的復述。以上這些問題,都可能體現為筆記的徹底失敗,但根源不在筆記。 S:練習中以及老師的教學中,不論中文英文,都應該從放磁帶(不能看書)然后口頭挑Keywords開始。挑準了Keywords后,緊跟著做原文的復述。這兩個練習都做得相對滿意了,再拉長每個停頓的長度,把Keywords寫下來。這樣,已經開始記一些簡單的筆記了。口譯練習和教學,不一定要做很長時間的筆記,也未必要求筆記特別成體系。因為口譯考試中,不會出現連續需要考生長時間記筆記的情況。
考試流程類 Q:考試流程如何? A:口試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為口語。要求考生準備五分鐘,根據給定的話題,做簡短的口頭表述,中口三分鐘,高口五分鐘。雖然老師很可能在聽一分鐘左右就打斷考生,但是考生應該做好說足三/五分鐘的準備。第二部分為口譯考試。共有四個篇章的聽譯,先考兩篇英譯漢,后考兩篇漢譯英。中口將這四個篇章分為16個停頓,高口為八個。學生聽完一個停頓后,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口譯。口譯時間長短不一定,總的來說,流暢度尚可的考生,一定可以翻的完,而且還略有空余。三分之二以上的停頓合格,考試即判為合格。因此,高口需要6段以上合格(含),中口需要11段以上(含)。
Q:二階段口試會考教材上的內容嗎? A:二階段考試穩定的從官方教材上抽取題目。原則上每套題(四個Passage)至少一個Passage來自課本。我們甚至發現中口的某幾套題,有3/4的信息來自于課本。 S:課本是大家最容易找到的,和真題實考最接近的練習材料,加上穩定出題,一定是最為重要的備考工具。上考場前一定是做過一遍甚至多遍聽譯的。切忌不做任何準備的考試,切忌只看書做視譯。雖說口試通過率并不高,但是在做到了將課本較為認真的做過一遍以上聽譯的同學當中,通過率實際上是不低的。
Q:備考室中還能用文曲星查自己沒把握的詞??這不算通訊工具是嗎? A:不建議口試中查字典。口試準備時間很短,應該把精力放在組織觀點上,總共五分鐘的準備時間,用了兩三分鐘查幾個生詞,口語中還不一定需要用,太可惜了。除非生詞直接影響對題目的理解,導致口語完全無話可說,否則建議上下文推測含義。
Q:二階段考試錄音的速度與磁帶比起來如何? A:語速與配套磁帶基本持平,比舊版本的“口譯實踐”稍慢。在請外籍專家錄磁帶的時候會請他們聽一下以往真題速度,大概控制在每分鐘一百五十到一百七十詞,和以往題目基本一致的。 S:對于絕大部分考生來說,錄音速度不會對你的表現構成太大的影響,除非你一直用special English之類的語速在練聽力。如果覺得數字很抽象,就按照日常生活中的語速練習就對了。
Q:一般情況下中口考試會留多少時間供考生翻譯? A:我們研究了真題錄音,發現很難給他們找個合適的模式,可以說命題人隨意性很強,不是非常的科學。甚至出現過題目很長,停頓很短,題目很短,停頓卻有點長的尷尬情況。 S:備考時不要為這樣自己控制不了的因素擔憂,淡化數字,而強調流暢度。只要流暢度沒有問題,時間一定夠。
Q:中高級口試有什么區別嗎? 答:中級和高級的口試主要區別在于段落長度上,且對于外交時政類的要求,高口要比中口高出不少。因為長度較長,高口一定要記筆記,中口不用筆記可以通過口試的人還是大有人在的。
Q:高口筆試成績不高會影響口試么? A:請你放寬心,口譯考試的二階段過程中只看你在口語和口譯(口譯比口語重要的多)方面的表現,你一階段是剛及格還是高分,對考官沒有任何影響,他能看到的你的資料只有你的姓名和準考證號,他根本不了解也不在乎你一階段的考試情況。
Q:第二階段口試的時候,如果我覺得剛才的譯法不理想而時間還有,可不可以重新說一遍呀?老師會根據我說的哪個版本給分呢? A:理論上說,譯得不好,回頭改正,改對了,老師會按照你的較為正確的版本評分。但是實際上,絕大部分考生一次流暢的按題目的要求翻完都困難,更不要說有很多的時間可以回來改正什么了。如果有,估計是出現了漏譯現象。這就不是“改正了給不給分”的問題了,而是“整體該不該過”的問題了。 S:輪到開口時,用三五秒組織一下語言,然后用較為適中的語速,口譯自己能譯出的部分,除非致命的錯誤,否則先不要回頭更正,否則時間不夠,也給人口語猶猶豫豫且不流暢的感覺。
Q:口試成績是當場公布的還是要等通知或是查分的? A:口試成績不是當場公布的,是等通知。沒有查分的途徑。
Q:還有一個星期就要參加中級口試了,這周應該做點什么呢,就算心理安慰也好啊? A:幾乎所有參加考試的學生走出考場都會覺得“沒有發揮水平,太緊張了”。其實“沒有發揮水平’的原因不是“太緊張”,而是根本沒有真正的按照口試的實考要求做過練習。 S: 最后幾天的練習,正如口譯學習的全過程一樣,貫穿兩個關鍵詞。第一個,“做聽譯”,不管英譯漢還是漢譯英,杜絕看書視譯。第二個,“卡時間”,按照實考的要求來,而且一定要帶筆記練習。
問:口試成績劃分的等級是什么? 怎么樣才算過呢? 答:口試只有不及格、及格和優良三個等級。
問:有誰知道口試時老師評分表的打鉤位置各代表什么? 答:二階段考試評分表口譯部分分兩大欄,前一欄為"內容、信息、表達",后一欄為“評語”,“內容、信息、表達”一欄中由前至后位置分別是“優、及格、不及格”,“評語”一欄中由前至后位置為“漏譯、錯譯、未譯、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