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依霏,世界外國語中學12歲的初一學生,2008年5月順利通過中級口譯筆試,她還不是口譯考場最年少的考生,昂立同期小學四年級的朱哲敏9歲,也刷新了歷史上口譯考生的年齡極限。從去年開始頻頻出現的低齡少年考生,憑著興趣和家長們的引導,開始挑戰通過率極低的翻譯資格考試—上海外語口譯證書考試,不懼場、有毅力,是老師和同課堂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們對他們的評價。
選擇成人英語等級考試,是新起點 對于女兒的教育規劃,陳依霏的父親陳先生,并不是把自己的愿望直接栽培,他先為女兒嘗試性的安排了英語、音樂、鋼琴、管弦樂等的接觸學習。“我們采取廣撒網的方式,看看孩子的興趣點到底在哪里,最后為她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路。” 霏霏從小顯示了對英語的強烈興趣,和許多有英語天賦的孩子一樣,霏霏十歲出頭就把所有該年齡段可以考的英語考試證書都考遍了。“我們碰到了比較尷尬的問題,證書雖然不是最有用的,但確實是社會衡量一個知識點的標準,我們開始尋找成人化的等級考試證書,以此來達到一個新的起點。” 陳先生進行大量的分析之后,為女兒選擇了中級口譯,作為一個新的目標讓女兒進行能力突破。“口譯是我有意識地進行篩選的,因為它比較強調聽、說、讀、寫、譯的各方面全面發展,我希望女兒今后能成為復合型的有用人才。” “雖然口譯證書對孩子目前來說用處不大,我們不需要通過這張證書去找工作。但是這張證書是一個能力肯定。”在這樣的背景下,陳先生為女兒報了昂立人民廣場旗艦中心的08寒假中級口譯專家保過班。
快樂的學習,考試才有意義 霏霏口譯專家保過班的寒假過得有聲有色。半個月的學習,每天和一些新同學在一起,增加了許多見識。“一個有意義的寒假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給她確定一個明確的目標,又讓她交到許多新朋友,何樂而不為?” 在口譯專家保過班中她交到了十來個和她差不多的小朋友,與班級里其他大朋友們相比,他們顯得尤為突出。“非常感謝昂立的三位保過班的老師:Heidi, David, Roy。Heidi是時尚美女,符合同學對現代教師的形象崇拜;帥氣親切的David一般平易近人,但一上課我們就開始崇拜他了,他的口譯解題思路特別清晰,經他點撥的難題一點就通了!” Roy則幽默風趣,他的教學方式很特別,會告訴我們為什么考這些題目,可能有多少答案,什么樣的人會犯什么樣的錯。他不僅僅是我們的英語老師,還經常告訴我們應該怎么看待人生,應該怎么對待挫折。他經常說:口譯如人生,一定要堅持,不要害怕失敗。” 陳先生看著女兒在口譯專家保過班的點滴進步深感欣慰:“我們希望有非常好的老師帶她進入口譯領域。這一點非常重要,可以避免她今后走很多彎路,保過班的小班授課方式非常適合孩子。” 目前象霏霏這樣的高水平低齡學生越來越多,基本上都是來自于上外附中、世界外國語附中、復旦附中等學校的孩子們,該考的同齡人級別證書都考完了,他們需要一個更高的目標證明自己的優秀。
家長自發組織,推動全國第一個口譯少年班產生 陳先生告訴記者,目前在上外附中、復旦附中、世界外國語中學等有一個父母圈,他們的孩子英語都比同齡孩子要出色得多,也考完了所有在少兒階段應該考完的級別。為了進一步培養孩子,讓孩子早日進入真正的實用英語領域,家長們認為口譯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霏霏等幾個孩子讀了昂立人民廣場旗艦中心的口譯專家保過班后,在他們的父母圈中取得了非常好的反響。 5月12日周日,來自全市的40多名家長帶著孩子,參加了昂立人民廣場旗艦中心的口譯少年班的統一入學測試,有30位同學通過了測試,入讀6月開學的昂立口譯少年班。全國第一個少年口譯班,口譯考試歷史上的又一個傳奇,誕生于家長們的自發行動,“我們這次自發組織了一個口譯少年班,請昂立老師為孩子們上課。” 雖然離高考、出國留學還有幾年,但培養他們與國際接軌的交流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為以后將要面對的競爭做好充分的準備,是家長們推動少年班產生的初衷。昂立外語分院院長王曉波(Roy)表示:“少年讀口譯是一種社會新現象,但是證書并不是很重要,關鍵是要給他們一種學習英語的正確方法。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培養非常重要,要鼓勵他們在各種場合熟練運用英語,從而使英語潛移默化地成為他們的生活方式。對于家長的托付,昂立教育深感責任重大。”
昂立教育少年口譯項目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