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教閱讀的時候寫過一些關于外刊閱讀的思路文章。那大多是基于自己對以往高級口譯真題的解讀,以及每周數篇外刊文章的摘抄。 Over-simplifying可能是對外刊文章本身及作者的侮辱。話題眾多,寫法不一,觀點各異。豈是寥寥幾筆文字可以說盡的。 但另一方面,大多數外刊文章有一定的相同之處。也正因為如此,堅持讀外刊,會越讀越快,越讀越順。何況在考前,我們也需要化繁為簡,simplification, 哪怕是大不敬的over-simplification. 以下說說個人對外刊閱讀的一些體會。試著從函數,變量(元)等角度探討。 首先定義一個關鍵詞,issues,話題,what’s being discussed? 或者用外刊常見的話說,what’s at stake? 比如以下的表一,列出了一些常見的issues,話題。
槍支管理 |
gun control |
移民 |
immigration |
墮胎 |
abortion |
信用評級 |
credit rating |
轉基因食品 |
GM food |
克隆 |
cloning |
新藥與新療法 |
new medicine and therapy |
新科技與產品 |
new technology and products |
新媒體(如SNS社交網) |
new media |
養老金 |
pension |
醫療資源與保險 |
medical resources and insurance |
公平教育機會 |
fair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
學費與教育質量 |
tuition and education performance |
裁員、失業與再就業 |
layoffs, unemployment and re-employment |
報酬與納稅 |
compensation and tax contribution |
慈善、賑災與援助 |
charity, relief and aid |
信仰、宗教與價值觀 |
faith, religion and value |
壓力、焦慮與幸福感 |
stress, anxiety and happiness |
環保、環境污染與溫室氣體排放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lution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
隱私、安全與反恐 |
privacy, security and anti-terrorism |
吸毒者、獲釋囚犯、無家可歸者等群體關注 |
care for drug-abusers, released offenders and homeless people |
知識產權 |
IPR |
其次,對于某一個話題,都會涉及到一些參與者,我們定義為“相關利益人”,stake-holders,又譯作“持籌者”。比如以下的表二:
作者本人 |
author |
黑人與白人 |
black and white |
保守派與自由派 |
conservative and liberal |
政府當局與民間團體 |
government authorities and non-governmental advocacy groups |
商家與消費者 |
business and consumers |
企業與雇員 |
enterprise and employees |
上司與下級 |
superior and subordinate |
民主黨與共和黨 |
Democrat and Republican |
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富國與窮國) |
developed (rich) and developing (poor) countries |
富人與窮人 |
rich and poor |
專家學者與普通大眾 |
specialist and grassroot |
父母與孩子 |
parents and children |
成年人與青少年 |
grown-ups and teenagers |
盈利機構與獨立研究機構 |
for-profit vs. independent research institutions | 我們將這兩張表一起考慮,于是外刊文章這個“函數”就至少有了兩個變量,“話題”與“相關利益人”,用大白話說,就是“誰在討論什么事情”。 隨便舉幾個例子來說明這個二元函數f(話題,相關利益人) 比如談到話題“新媒體是否會造成公眾所獲得的信息不再權威可靠”,08年9月高口筆試第一篇閱讀文章,issue已定,那么相關利益人有哪些呢?大概會有,專家學者與普通大眾,保守派與自由派等吧。又比如以往高口考過“研制某種針對黑人使用的新藥”,那么“黑人”這個特定的相關利益人自然會涉及了。 但事情好像還沒有那么簡單。同樣是“某人就某事發表觀點”,好像外刊文章很少“平鋪直敘”,很多時候哪怕單詞都認識也需要“定睛再看”。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引入第三個變量,“寫作手法”,也就是說在“誰在討論什么事情”基礎之上,加一個“他是怎么說的”。請看以下表三,一些基本思路與寫作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