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型填空作為測試英語能力的重要題型,已經全面滲入中高考。今天本文將從題型特點上讓大家對其有一定了解和認識。 “完型” 最初這個概念來自格式塔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該派心理學認為,人們在觀察物體形狀時,往往不自覺地把它們看成是完整的,下意識地把形狀中的空缺填補上去。這種整合過程在人的閱讀過程也是顯而易見的。一個句子或一篇短文被去掉幾個詞,就好像空缺的圖形一樣,人們也會用思維的完型,語言的糾錯把空缺補上,使之成為完整的句子或文章。這就是完型填空。
完型填空很多學生說難,因為它旨在測試考生的綜合應用語言能力?v觀全國各區和上海的中高考試卷,常見的命題形式有以下幾種: 1. 四選一:從某一語篇中刪除若干詞語,形成文章中的空格,每個空格提供四個答案,其中包括一個正確答案,讓學生挑選出正確的一個。(上海中高考試卷均有這種形式的考核) 2. 差額選擇:在短文或語篇的開頭給出若干詞語,通常是差額的,即所給詞語多于所需用到的詞語,讓學生選取適當形式填空。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選詞填空。(中學一線教師俗稱“小貓釣魚題”,當下出現在上海高考英語卷中) 3. 首字母填空:在空格處給出字母提示,考生在判斷意思和結構的基礎上寫出正確答案。(當下出現在上海中考英語試卷中) 4. 任意詞填空:不給學生提供任何線索,讓學生憑借對語篇的理解和現有的語言能力來完成填空,這是完型填空中難度最大的一種形式。(幸哉,幸哉,上海中高考卷均沒有此形式的考核)
但縱觀任何形式的完型填空,筆者認為都有以下一些特點: 1. 在一篇文章中,隔一定詞數,留出一個空,通常不連續設空?臻g距一般在4-11個單詞。 2. 以考察實詞為主,兼顧虛詞和語法結構,難點集中在根據上下文和整個語篇語境做出正確判斷的詞的用法上。 3. 考察重點已經逐步轉向語篇的理解能力,設題多以語篇為線索,要求學生不僅具備一定的詞法,句法和句型等語法知識,而且還要具備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運用語言的實踐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