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口譯訓練法背誦新概念英語第二冊如何?
同聲傳譯又名同步口譯,是用一種語言(譯入語)把另一種語言(原語)所表達的思想內容,以與原語發言人幾乎相同的速度,用口頭形式表達出來的一種翻譯方式。作為一種難度極高的語際轉換活動,同傳譯員需要具備扎實的雙語功底和出色的語言表達能力,實現聽與說的并行不悖。在英漢同傳的入門階段,初學者通過一系列的自我訓練法,培養英語語感,提高英語聽說水平。筆者在訓練實踐中發現,《新概念英語》學習者可以借鑒同傳訓練法背誦經典課文,既能有效提高識記效率,同時對于鍛煉英語聽說水平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新概念英語》第二冊中,根據教材特色,在教學中我們強調精講核心詞匯和構建語法體系,緊扣語法點以24課為區間在四個單元中循環反復的特點,對核心知識點進行縱向加深, 從而在新二課堂學習中展現教材英語語法體系的科學性和層次感。那么具體到背誦經典課文,旨在背誦的過程中,從篇章的語境中體會英語式思維,掌握詞匯、句型和語法的精華,并為日后在聽說讀寫的靈活運用積累素材。以"新東方杯"新概念背誦大賽指定背誦篇目Lesson 54 為例,我們可以采用以下三種同傳訓練法輔助背誦:
1. 影子練習法:培養語感
影子練習(shadowing exercise)又叫原語復述練習,即用同種語言幾乎同步地跟讀發言人講話或錄音。同理,在背誦課文時,我們可以嘗試同步跟讀課文錄音,培養聽說同步能力和語感。重復跟讀錄音時不僅僅是鸚鵡學舌,要做到耳朵在聽(練習聽力)、嘴巴在說(模仿語音語調)、腦子在想(體會作者行文邏輯和英語式思維),具體遍數因人而異,但是只有在跟讀中做到"耳到,口到,心到",才是高效的背誦模式。
以54課為例,由于全文即為一整段,為了更好地把握文章大意,需要我們在跟讀第一階段(前3遍)跟讀中,在糾正語音語調的同時,對整段內容進行分層。顯然,本篇記敘文體以三個時間狀語After breakfast, In a short while 和at last貫穿行文,可分為三層,分別描述了事情的起因、發展和結果,邏輯清晰。
在跟讀第二個階段(4-8遍),重點進行口語練習,在跟讀中從發音(pronunciation)、重音(stress)、連讀(liaison )和語調(intonation)四個方面模仿課文錄音中的標準英音或美音,以準確、流利和地道三項標準作為檢驗口語練習的尺度。在新二課堂上,我一般會以課文的電子版進行這一階段的跟讀演示:用一些符號標注重點單詞發音盲點、復合句斷句、實詞重讀、典型連讀和語調變化曲線,供大家在課文中做好相應標記。其目的是希望在第二階段跟讀中,逐步實現"耳到,口到,心到,手到",提高背誦效率,而不是機械重復跟讀。
2. 原語概述:摘要寫作
同傳中的原語概述練習,類似于新二教材中的摘要寫作(summary writing)環節,即憑記憶力對跟讀的內容進行概括,歸納核心思想,并結合課文重點詞匯和句型,用自己的語言組織段落。根據54課行文邏輯,我們可以參考以下摘要寫作范文:
As soon as the writer returned home from the shops she began to make some meat pies. When the telephone rang soon afterwards, her fingers were very sticky. She spent ten minutes talking to Helen Bates on the telephone. After that she looked at the mess she had made. Her fingers, the telephone and the doorknobs were covered with pastry. Just then the postman rang the doorbell. He wanted her to sign for a registered letter.
在該例文中,我們既可以看到對原文關鍵詞句的把握:sticky fingers, be covered with pastry, sign for a registered letter ,etc; 同時也能很清晰地看出對作者行文邏輯的理解:as soon as, soon afterwards, spend doing sth., after that, just then. 可見,寫摘要寫作的過程,其實就是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在寫作的體現。
3. 視譯:培養英語式思維
視譯 (on-sight interpreting) 練習可看作帶稿同傳,即邊看原文,邊聽錄音,邊做"同聲傳讀"。在背誦課文時,我們可以作適當調整, 采用以下兩種方式進行鞏固背誦:
(1).在播放課文錄音時以逐句停頓,對照課文嘗試將該句翻譯成中文,即逐句英譯漢;整篇文章如果能很順利地翻譯出來,說明按照母語思維已經基本掌握文章內涵。
(2)我曾經做過一個課堂活動,在大家都完成54課背誦任務后,請A同學按傳統方式背誦,非常流利;但是第二次背誦時,請A同學對照書中的中文參考譯文,進行逐句對應翻譯背誦時,會出現一些停頓和猶豫。其原因在于中英對照時,英漢語言風格的差異(形合與意合)對背誦產生一定干擾。而如果能做到比較順利地對照參考譯文,完成英漢互譯式的背誦,才是真正把所背的東西消化吸收為自己的應用素材,實現"精背"。
綜上,本文主要結合同聲傳譯基礎訓練法,與大家分享一些背誦新概念英語經典課文的高效模式,當然不是每一篇課文都需要如此精背。在新東方新概念二冊的課堂上,大家會感受到層次分明,詳略得當的講解方式,96課按照內容劃分為核心課、重點課和泛讀欣賞課,從不同的角度助力大家學好新概念英語二冊,搭建英語大廈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