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新概念三記敘文之最
---By昂立少年項目部王勤鈺老師原創
新概念三冊眾多的記敘文中,筆者最喜歡的是第57課Back in the old country,在這里愿與大家分享一下教授這一課過程中的一些感想^_^
這一課的前兩段筆者覺得寫得尤為出彩,將作者和其父母之間細膩的感情渲染地恰到好處,感人至深。
第一段的描寫自然而不矯揉造作,于平靜的基調中將我對父親的懷念以及父親對母親的一往情深盡顯無疑。文章以客觀事實作為鋪墊,慢慢把鏡頭拉到18年前作者剛到國外的場景。那時候,作者的母親在一次事故中不幸去世,他的父親“did not quickly recover from the shock and loneliness”。后面一句寫得相當不錯:Everything around him was full of her presence, continually reopening the wound。讀到這里不由讓人想起《人鬼情未了》里的一些情節。母親去世之后,周圍的一切都有她的影子,而每每想起一些回憶,父親內心的那道傷口就一次次地裂開。簡單的語言,卻有著無限的穿透力。此處的感情,需要讀者細細品味,或許有類似的經歷,才會有更深刻的體會和認同感。而作為一名老師,將文章字里行間透露的真摯的感情解讀給學生聽是筆者一直堅持的教學理念,當然,此處由于學生的閱歷有限,體會可能不會很深,那么老師需要做的就是聯系一些生活中的事例或者電影中有關親情的催淚情節描述出來,拉進學生與作者的距離,這種對文章的細膩體會也許比知識本身更重要吧。第一段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①he became absorbed in making a new life for the two of us; ②he did not marry again and I was brought up without a woman’s care; ③but I lacked for nothing, for he was both father and mother to me; ④he always meant to go back one day; ⑤but he wanted to see the old folk again and to visit my mother’s grave; ⑥when he knew that he was dying, he made me promise to go on my own.這些句子都非常樸實,初讀似乎感覺不到很強烈的感情,但是正是這樣的文字,多讀幾遍細細體會,才能品味出能打動讀者的真情,仿佛一切絢爛皆歸于平靜。把這些文字串在一起,不難體會出這些年父親的艱辛,為了父子二人的新生活萬分操勞,既當爹又當媽;同時,作者本人對父親的懷念雖然沒有直說,但是能從側面感受得到。
第二段中比較出彩的句子:It was not that I actually remembered anything at all. But my father had described over and over again what we should see at every milestone.其中over and over again于細節之中反映出這些年父親雖然盡力去為父子二人創造新生活,但心里的某個角落依然深深眷戀著曾經的故里,或者其實更準確的,是依然思念著曾一起在那里生活的母親。在講述這樣的文章的時候,可以傳授給學生的,一個是如何從細節去體會作者隱藏的感情,一個是自己在寫作時如何向范文學習,把很細膩的感情一點一點呈現給讀者。
第三段重點在敘事,表達感情的部分并不多,所以此處不做過多分析了。無論是細節的描寫,情感的表達還是篇章的布置,第57課都不失為一篇非常不錯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