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二冊Lesson 11 One good turn deserves another 禮尚往來的故事發生背景是在一家飯店。我們都知道,西方人吃飯結賬時都會給服務員小費。那大家知道小費的來源嗎?
小費(Tip)源于18世紀英國倫敦,原意是為保證服務迅速,后來小費演變為為感謝服務人員而付給的報酬。
那么中西方小費存在哪些差異呢?
雖然西方各國服務行業實行和支付小費的行業數量和規定有差異,但是,小費在西方社會相當普及。在美國紐約,餐館的小費一般為客人所付帳單的15—20%,服務員代泊車、搬運行李,叫出租車付1美元等。英國雖然小費規矩比較混亂,但是大部分服務人員一般會收取小費,通常支付帳單的10%一15%。
在西方國家,付小費雖然不是法律規定,但是受到各國法律的保護,具有一定的法律約束力。如去歐洲旅游時,旅游合同中會注明小費標準為每位團員5歐元/天,全程小費55歐元。這表明西方國家一般有明確條例規定小費的合法性,正由于西方民眾普遍接受小費是服務生的必需收入這一事實,才會有自覺支付小費的社會公德。
而中國是東方大國,深受儒家文化影響,在我國服務行業發展史學中,小費支付雖然也有文字記載,但從來沒有形成傳統,小費屬于額外收入;在薪酬文化中,小費不納入薪酬也由來已久。在我國,支付小費通常意味著高消費,在高級餐館用膳要付小費,而在普通餐館用膳就沒有這種習慣。我國飯店的餐廳和其他高級餐館通常加收服務費,但實際上這一成服務費不是給侍者的,只是資方的另一種收費方法。正是由于東方社會小費屬于額外收入,所以支付小費屬于顧客自愿的行為,所以國家法律沒有規定小費合法性,有的地方禁止收取小費。收取小費在我國傳統的價值觀中也會被視為“不義”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