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二冊第六課—Percy Buttons,講述了一個靠表演才藝來換取食物的乞丐。 說到乞丐,大家一定不陌生。我們的生活中隨處都能看到各種裝扮的乞丐,有這樣的:
有肢體殘缺的:
還有寫明乞討理由的:
有帶小朋友乞討的:
還有人甚至給乞丐分類。乞丐分為5種,一種是瘋了的乞丐,一種是拐賣的乞丐,一種是青年乞丐,一種是老年乞丐,還有一種就是少數民族乞丐。那國人對于乞丐的態度是怎么樣的呢?大部分人認為現在這個社會中,乞丐也已經職業化了,人們的同情心漸漸麻木,因為看到的很多都是假象。但苦了那些真需要人們幫助的真乞丐了,真真假假,人們無法慧眼識人,只有視而不見了。
老外的態度又如何呢?
去年,一張美國男子陪行乞老人吃薯條的照片在網絡上引起熱議。
據媒體調查,照片中的男主人公中文名叫陸杰森,美國洛杉磯人,生于1989年,曾在南京一所學校學習中文。談到陪老人吃薯條時,陸杰森稱,“他們是人,我們也是人,他們理應得到我們的尊重和關注。陪著吃頓飯,這沒什么”。陸杰森稱,有人告訴他乞丐大多是騙子,不值得幫助,但他并不了解中國國情,他希望老人不是騙子,但如果真是,也是可憐的人,能幫就幫。摩登的美國小伙,邋遢的行乞老人,固有印象中似乎不會存在交集的兩個人,卻一起席地并且坐共享薯條,更是牽動了我們反思的神經。
雖然社會現在多數乞丐都是騙子,我們也覺得不值得去幫助。這也許是現實,可這個現實并不意味著應該對一切乞丐說不,之后還為自己套上正義的帽子——幫助他們簡直就是助長乞丐團伙詐騙呢!萍水相逢,真假乞丐人們很難分辨,甚至也不應作為是否行善的主要標準——幫不幫是你的選擇,騙不騙是他的選擇,如果他是騙子,你改變不了他,如果他不是,你的點滴善行就是有意義的。無論如何,成熟不是勢利,不能一路丟掉惻隱之心,不能讓一些人的惡行使整個社會都變得冰冷。
更多關于新概念二冊里不為大家所知道的內容,請瀏覽以下老師的博客:
劉璐:http://blog.onlycollege.com.cn/7429
古婷:http://blog.onlycollege.com.cn/56546
吳曹勤:http://blog.onlycollege.com.cn/iframe.php?uid=77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