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中的時候就看過這本書的中文版,只是對于人與自然抗爭淺淺的理解,后來上了大學之后,又拿起了這本書,這次的是英文版,語句簡單到初高中的同學就能駕輕就熟,看了分外喜歡,越簡單,越能直指人心,越能引人思考。這篇小說在1953年獲得普利策獎,195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本書的人物關系非常簡單,一個老人,就是書名中提到的the old man,還有一個小男孩,喜歡和老人一起捕魚,如果還要算的話,就是那頭被老人捕的大馬林魚以及與其搏斗的鯊魚。書中用了無數象征的手法,用大馬林魚象征著人類的理想和不可避免的欲望;用鯊魚象征無法擺脫的悲慘命運;用大海象征著變換無常的人類社會;小說中的老人則是“硬漢子”代表。老人捕魚的經過則是象征著人類不斷向厄運抗爭卻無論如何都無法試圖改變命運的過程。
“人類可以被打敗,但是不能被毀滅”每當遇到失敗、挫折我總會想起這句話,外在的肉體可以接受折磨,但是內在的意志卻神圣不可侵犯。在午后陽光撒入房間的時候,在手捧剛剛研磨的醇香咖啡的時候,《老人與海》絕對稱得上一部“視覺盛宴”,讓你體會人性最深層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