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第六課給我們展現了清早繁華街道的靜謐景象。當然更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是這些高檔商店門庭若市,繁華街道熙熙攘攘的盛況。今天就給大家介紹舉世聞名的世界三大繁華中心。——巴黎香榭麗舍大街、紐約第五大道和東京銀座。
香榭麗舍大街
香榭麗舍大街(愛麗舍田園大街)(法語Avenue des Champs-Élysées或les Champs-Élysées),是巴黎城一條著名的大街。根據法國一個常用的說法,她被看作是巴黎最美麗的街道。愛麗舍田園大街取自希臘神話“神話中的仙景”之意,其法文是AVENUE DES CHAMPS ELYSEES。其中CHAMPS(香)意為田園,ELYSEES(愛麗舍)之意為“極樂世界”或“樂士”因此,有人戲稱這條街是“圍墻”加“樂土”的大街,法國人則形容她為“世界上美麗的大街”。
香榭麗舍大道橫貫首都巴黎的東西主干道,長約2.5公里,有兩道8線行車的大馬路,每年的國慶都在這條大道上慶祝。該街東起協和廣場,西至戴高樂廣場(又稱星形廣場),地勢西高東低,全長約1800米,寬100米,東段以自然風光為主;兩側是平坦的草坪,恬靜安寧;西段是高級商業區。一流的服裝店、香水店都集中在這里。香榭麗舍大道不僅是全世界最長的大道(與中國長春的人民大街齊名)更是是巴黎大街中心的女神。
走在香榭麗大道上看著大道中央車水馬龍的繁華和大道兩旁被濃密法國梧桐樹遮蓋下的悠閑,體會著巴黎人的生活和浪漫…名店,時裝,電影院穿插其中,華麗,優雅,閑情。美麗,儼然成了它的代名詞。人流中有的衣著光鮮,有的整結素雅,也有青春熱烈,也有簡單隨意,卻都沒有絲毫的驕情與做作。置身其中,輕松,愜意。
【傳說和描寫】
毀謗和贊譽說得太多。像是現代巴黎,流行年代,小資本主義的代言。許多關于18、19世紀的小說,都對它的繁華做了描寫。那里是貴族和新興資產階級的娛樂天堂。比如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小仲馬的《茶花女》、巴爾扎克的《高老頭》等作品。
【譯名】
“香榭麗舍”這個譯名是由徐志摩先生在法國留學時所賜,既有古典的中國韻味,又有浪漫的西方氣息。“榭”是中國園林建筑中依水架起的觀景平臺,平臺一部分架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而曾經的香榭麗舍就曾是一片水榭澤國,現在則是一個讓世人流連忘返的巨形觀景平臺。彌漫著咖啡、香水、糕點香氣的街道可謂是名副其實的“香榭”,而街道兩旁典雅的奧斯曼式建筑,被稱為“麗舍”,毫不為過。
法國有一首描述香榭麗舍大街的香頌,旋律很好聽,有興趣的可以戳鏈接聽~ 歌曲名字就叫《Les Champs Elysees》
http://music.baidu.com/song/7429455?pst=sug
紐約第五大道
第五大道(Fifth Avenue),是美國紐約市曼哈頓(Manhattan)一條重要的南北向干道,南起華盛頓廣場公園,北抵第138街。由于第五大道位于曼哈頓島的中心地帶,因此曼哈頓島上東西走向的街道有時會以這條街道為界而加以東西的稱呼。雅頓出的一款香水曾以第五大道命名過。
第五大道是紐約曼哈頓區的中央大街,道路兩旁是玻璃幕墻閃閃發亮的高樓大廈。西裝革履的男士和身穿時裝的女士,拿著公文包,進出高樓大廈,呈現出一幅高雅、時尚的美國現代生活圖景。它是“最高品質與品位”的代名詞,而它的尊崇與華貴源自19世紀初富有的紐約人將住宅選在了當時還只是一條鄉間小道的最南端,今天它已經是紐約的商業中心、居住中心、文化中心、購物中心和旅游中心。
很少有街道能像第五大道那樣可以包攬那么多家貨品齊全、受人喜愛的商店。這些商店很多都擁有多家分店并享譽世界。可以想到的名店幾乎都可以在這條大街上找到,可以想到的商品也幾乎都可以在這里找到。貨品豐富、品牌齊全、高檔優質成為美國第五大道的特點,品牌的運作成為寸土寸金的第五大道的突出特點。且伊麗莎白.雅頓公司第五大道香水的出品,更是以曼哈頓的摩天大樓為瓶側線條,據說其淡淡花香恰到好處地表達女性自信、現代以及智慧、知性、優雅的一面,詮釋了紐約第五大道的優雅、華麗、品味、時尚及活力,令香水狂有一種想把她喝下去的沖動。如此100多年來,第五大道一直站在成功的峰頂,人們也沒理由懷疑第五大街不能再繼續保持100年的成功。
進入20世紀后,第五大道變成了摩天大樓爭高的場所,其中以1934年落成的帝國大廈(Empire State Building)為最高樓。
電影《蒂凡尼早餐》中奧黛麗·赫本每天早上都會來到紐約第五街的Tiffany櫥窗前,一邊吃著手中的面包,一邊幻想著有一天自己能夠在高貴的珠寶店里享受輕松的早餐。
東京銀座
銀座(Ginza), 是位于東京都中央區的日本一個有代表性的繁華街區。分為銀座一丁目至銀座八丁目,銀座四丁目與銀座五丁目之間被晴海通所分隔,全部8個丁目由中央通貫通。17 世紀初葉這里開設,在新橋與京橋兩橋間,以高級購物商店聞名,是東京其中一個代表性地區,同時也是日本有代表性的最大最繁華的商業街區。銀座是通過不斷填海造地才逐步形成今日之構架,也是人類經濟發展的重要體現。象征日本自然、歷史、現代的三大景點(富士山,京都,銀座)之一的銀座,與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紐約的第五大道并列為世界三大繁華中心。
【名稱來由】
銀座的名稱源自江戸時代初期,1612年銀幣鑄造所由駿府(今日靜岡市)遷至江戸(今日東京)現銀座之地,因此被名為銀座。銀座分為銀座一丁目至銀座八丁目,銀座四丁目與銀座五丁目之間被晴海通所分隔,全部8個丁目由中央通貫通。從第一號街到第八號街及其周圍鬧市區,長約1公里。全國著名大百貨商店、特種工藝品的小商店,以及一些高級小吃店,各式飲食店及高級餐廳,高級夜總會等都在這里落座。也是文化娛樂中心。銀座兩側人行道寬闊,而且主要道路在周末會被封閉,成為日語稱作“步行者天國”的行人專區,故有“步行者的天堂”之稱。銀座不但是日本商界的勝地,也是融古今日外各種文化的大花園,被稱為東京的“心臟”。
相傳,銀座一帶在古時是一片汪洋,400年前,德川家康填海造田,后經幾個世紀的演變發展,于明治三年(1870)定名為銀座。后來外國人開始通過銀座大量涌入日本,他們在銀座定居,帶來了西方文明和文化,霎時,咖啡館、西式酒吧、蒸汽浴、基督教會、畫廊,紛紛在銀座涌現,日本人第一次在銀座吃到了冰激凌,第一次看見了電燈,也是從銀座,日本人接觸到了西方的學術,從此銀座成了日本通向世界的門戶。如今的銀座早已成了日本東京最繁華最著名的大街了,它不但是日本商界的勝地,也是融古今中外各種文化的大花園,舊時代風貌和20世紀的繁華均被銀座大街這面“哈哈鏡”夸張地折射出來。如果你有幸信步在銀座大街上徜徉,你一定會被大街兩旁鱗次櫛比的樓堂館舍、千奇百怪的廣告牌所吸引。在銀座大街的兩旁不但坐有4家大百貨公司,500家特產商店,2000家飯店,1600多家酒吧和歌舞廳,30余家劇院和100余處畫廊。就連日本最大的報館,像《讀賣新聞》、《朝日新聞》等也都在這里爭得一席之地,為這條珠光寶氣的大街染上了幾縷書生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