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了暑假口譯封閉營,小小休息了兩天,終于又精力充沛了起來。馬上要接第二輪課,這一次卻有點出乎意料——被老大DAVID點著名去人民廣場上課,提前一聯系才知道是少年口譯班,著實吃驚了一把! 說實話,教孩子不是問題,以前在市重點也實習過,所以對小朋友的習性多少有些了解。真正擔心的是教孩子們的翻譯課,畢竟和中學英語不同,翻譯的要求太高,沒有一定的閱歷和積累,光靠英語功底是很難做翻譯的,更何況要把教大孩子們的那套專業技巧講給孩子們聽,真不知道小孩子的吸收能力到底有多強! 我實在是很好奇,怎么有這么小的孩子來學口譯?是不是定位有問題啊? 上午抽了個空,和剛結束前一個班級的ROY一聊才知道,這幫孩子大有來頭,大部分是上外附中的,英語功底自然不再話下。我自己也是國立外國語學校起步的,很清楚從英語的角度講,上外附中的孩子水平應該不成問題。那么現在唯一要擔心的是教學方法的問題了。 按ROY的說法,孩子們除英語之外的其他積累確實有限,這對做翻譯來說是很大的障礙。之前已經動了幾晚上的腦筋,拼命地回憶自己在外語學校的學習經驗和老師的教學法,至少得出了一個結論:肯定不能用大孩子的方法,不能一味地“講”課。 因為大孩子理解能力強,稍微一撥就能往前走;而且大孩子自覺性、目的性都很明確,學習比較自主,所以上課不以技巧取勝,而要提供足夠多的養分。小朋友不同,自覺性差,要讓他們接受深刻而枯燥的翻譯技巧,恐怕還是得用孩子的方法,看來得在互動上下點工夫了,當然最主要還是怎樣才能讓他們學以致用,而不是傻記課上的生詞和方法,看來布置作業也是勢在必行了。 明天就要上課了,晚上差不多是在思考中度過的,想到再過十二個小時就要看到一幫丁點大的小孩子,各種各樣的“萬一”在心中一遍遍地劃過:萬一明天講地太理論化,孩子不懂怎么辦?萬一孩子的文化語言積淀真的很淺,講半天沒反應怎么辦?萬一中口里面社會政治的問題他們不了解怎么辦?萬一翻譯股市、信貸,他們根本沒法交流怎么辦?萬一有孩子上課打架怎么辦?萬一因為我不是學校的班主任,孩子就此鬧翻天怎么辦?…… 心里有太過的萬一,明天一定是要摸石子過河了。真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上課前不是為專業內容而緊張,反而是怕自己當不好一個保姆、當不好一個管理者而犯難。總之,一切應變和調整只等上過明天的課再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