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08-09感動的人和事:少年的老師們(一)
08年五月的時候,突然之間接手了少年系列的項目,那時候實在是惶恐,只上過少年的課,卻不知道怎么去做上課之外的事情。但是事情還是慢慢地出來了。比如要開始接觸項目里的老師、做一些教研的統籌規劃,這是最要直面的事情。R他們因為有很多宏大的事要處理,所以年輕的老師們將成為少年系列的重鎮,而且考慮到年齡,也確是他們更能和孩子們打交道。 于是慢慢地跟很多新老師認識起來了,才知道有些新老師在少年系列里早就是元老級人物了,比如林赟和周群,已經上了七、八個基礎口譯班了,周群“奧里奧”的綽號早已聲名在外了,林赟至少被四個班的學生誤傳說她是臺灣人。在基礎口譯這個項目里,我還真發不了什么言,需要多聽聽他們的意見。工作上的合作自不必多說,倒是私下接觸多了,才發現這些比我晚進的老師竟是如此可愛。 就說周群吧,光綽號就被學生起了七八個:大爹、大叔、奧里奧、大龍蝦、壯男、畢福建、山寨高倉健……我最好奇的是這個“山寨高倉健”和“大爹”。認識一段時間后徹底釋然,周群是個看上去非常英武、男性氣質很強的老師,整天穿著皮大衣,不開口時真有幾分冷峻。結果一開口,笑倒一大片,語氣溫柔的像父親,時不時蹦出個笑話,口頭禪是:卡瓦伊噠。難怪少年班的小姑娘們下了課都扯著他的衣角玩鬧。這是個瘋狂熱愛英語的人,大學畢業放棄了法律專業的工作,就這么只身來到這里。 每天晚上我在辦公室休息,身后的他完全旁若無人地朗讀英語臺詞,我在那里聽著廣播腔一樣的英語,倒也是種享受。叫他“大爹”是因為他憨地可愛,幾個女同事在那里談八卦,他老老實實坐在旁邊,不搭腔也不退開,偶爾幽幽地傻笑一下,問他笑什么,他說沒聽懂,我們說他想田埂上的老農,于是“大爹”就叫開了。
林赟是我的搭檔,更是我的好朋友,瘦瘦小小一個人,就這么把基礎口譯的項目研究承擔了起來。第一次看到她,穿著蕾絲的小衣服和小短裙,還有黑色的小高跟鞋,因為是福建人,說話像帶臺灣腔,以為她就是個喜歡時尚的普通女孩子,沒敢想把這么大的課程研究交給她。后來發現她簡直是個小超人,只要我這方提出教研要求,她從不說個“不”字。 兩個月里,她一個人做了三場講座。第一次講座,還記得開始的十分鐘里,我一直在臺下看聽眾的表情,有審視、有質疑,因為她是那樣的年輕、嬌小。四十分鐘后,第一個家長舉手:林老師,這門課就是你上嗎,如果是,我們馬上報名。然后有了第二個、第三個……那時有哭的想法,自己的好伙伴、好朋友前一刻還臉色煞白地向我尋求鼓舞,這一刻她在自己的臺上已經如此淡定自若,享受成功和成熟的喜悅了。如今,她已經要帶著基礎口譯的老師一起出模擬試卷了。 她能夜三點還在雞公煲陪我,聽我胡侃;一起到KTV,她會唱很好聽的歌,唱到自己也流淚;集體吃飯的時候,兩邊的人在發短信,她把菜靜靜地夾到她們碗里;有課上得不順暢了,壓力極大,她眼淚打了個轉,然后我就天天晚上都在辦公室看到她備課,直到十一點看門師傅來催門;她手機丟了,也會像那些愛時尚的女孩那樣,猶豫著是買個超薄絢麗的,還是省錢買個三百塊的打電話算了。
寒假開班前集體開會,知道他們都要堅守講臺到小年夜。相信孩子們會在那一天給他們留下很多感動和驚喜。“大爹”在火車上被偷過錢包,這次回家一定要小心;赟子手機趕緊去買起來,不然過年聯系不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