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級口譯生涯 ——陳立堯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一股口譯熱潮撲面而來,大街小巷上隨處可見塞著耳機、手里拿著口譯復習資料、一邊看書一邊嘴里念念有辭的冒著像陳景潤一樣撞到電線桿上還沒反應過來的風險的人。我也有幸被“卷入”其中。 我個人認為,我的口譯經歷可以用神奇來形容。去年六月,我還不知口譯為何物;今年六月,我卻已經手握中級口譯證書,領取了昂立少年口譯的一等獎獎學金。 2008年6月28日我來到昂立教育人民廣場旗艦校區,參加了一場王曉波老師和他的學生們的口譯學習交流會(這個名字是我杜撰的,個人認為比較貼切),開始了我的口譯經歷。之后,我報名參加了八月的中級口譯專家保過班,雖然不舍離開奧運會,但也只能跟它說聲再見。 到了8月5日開課時,我來到教室,見到一張張與我一樣的面孔,不由感嘆道,真是一片年輕的戰場。后來,由于學校軍訓,我錯過最后一周的課程,也錯過了去年九月的考試。于是,去年12月的每個雙休日,我一邊應付著學校里如山的作業,一邊還要周六來昂立上課,周日去學校上英語競賽班,度過了一段比溫總理還忙碌的時光。 2009年3月15日,第二十六個消費者權益保護日,我來到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坐在那比七寶中學的教室還破舊的教室里,在比七寶中學的課桌還要局促的課桌上伏案答題,完成了我的筆試。 回憶那段復習的日子,我頗有感慨。當時我同時參加了上海市中學生時政知識大賽,為了節省時間,我用英語背政治: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三個代表、判斷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標準、四項基本原則……正所謂無巧不成書,考試后的那一周,我又去軍訓了…… 2009年5月10日,我冒著初來乍到的高溫,參加了口試。坐在悶熱的偌大的教室里,望著頭頂上那不知疲倦地工作著的卻又沒有令我感到一絲涼意的電風扇,聽著工作人員機械地報著一個個枯燥的數字,我熬過了一段漫長的時光。當我來到考場外時,發現還有一位老兄在候場。他告訴我,前面那名考生還沒有考好。于是,我比其他同一批的考生晚進考場二十分鐘。 當一周前成績公布時,我才恍然明白,我的中級口譯生涯就在這辛勤付出中,順利告捷了。 流年似水,歲月如梭。逝者如斯,不舍晝夜。一年,只在彈指一揮間匆匆離去,因為它只是宇宙年齡的一百三十七億分之一;一年,卻又顯得如此漫長,因為它能使股市從六千點跌到一千點,也能使丹佛金塊(我的習慣叫法)從一只不會防守的季后賽邊緣球隊變成西部亞軍,同樣,它也能使一個口譯的門外漢拿到那金光閃閃的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