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口譯班陸續在昂立教育人民廣場旗艦中心開學,相比較暑期班,秋季周末班延長了課程跨度,20周每周2個半小時。少年學口譯能激發英語學習興趣,有趣的課堂可以讓少年們主動要求上課,但是口譯學習難度很高,延長課程的跨度,有助知識的消化吸收。
英語能力獲得提升
滬上第一個口譯少年班產生后,少年英才們即將齊聚考場,集體沖浪口譯考試,口譯少年班同學們的進步,從教學上看,口譯名師王曉波認為有5個顯著的改變: 1.消除被動強制的英語學習敵意,建立主動的英語學習興趣。 2.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的提高,站在高處去理解學習目標,發自內心的去喜歡英語。 3.溝通能力、自信心和英語能力的顯著提升,幫助學習者不再糾纏于題海,輕松應試。 4.培養了學習者對知識背景的全面吸收興趣,主動關注國內國外、財經時政、民生熱點的身外事。 5.把英語變成獲取知識訊息的一樣工具,更廣泛的去應用和使用。
對比他們在入學測試時的答體卷,在8月底的模考中,可以看到: 1.少年們在學習中理解了老師的授課意圖,課堂吸收良好。有些考核范圍是口譯學習特有的,如果不是對課程有興趣,堅持課外的自己擴充,是不可能回答準確的。 2.英語功底強,所以少年們可以在掌握考試模式多花了點精力。 3.雙語的功底還待提升,字對字的直譯多,沒有意譯,比如測試題“good listening”,譯成“好的聽力”就不如“善于傾聽”更準確。 4.背景知識擴充明顯,一些熱點問題,如“西藏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譯的出來。 5.聽力提升明顯,如“爆破連讀”等聽力難點都能夠清晰的辨析出來,能夠學會理解意群,而不是從只聽支離破碎的點、句。 6.答題能力提高,不再只是簡單的對錯判斷,而對問題內容整句整段都有理解,建立自己的判斷。 7.可以更清楚的、明確的看到英語學習的階段成績,分別建立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短期可以針對各類考試進行專項訓練,如時政新聞翻譯,長期主要是綜合能力的繼續提升和語言興趣的培養。
從口譯學習目標,看新概念基礎如何學?
總結暑期少年班同學的學習問題,口譯名師盧影發現他們的基礎普遍不扎實,尤其在語法、寫作、閱讀更顯薄弱,有的已經讀過的《新概念》二、三冊,但是沒有學透導致掌握不夠,《新概念》這門學生最經常的課外英語補習課程,從口譯學習的目標來看,有什么應該掌握好的呢?
口譯名師盧影有以下幾個總結: 《新概念》的學習誤區在于,學習者把它當作一般教科書來學習,其實新概念語法、語音、寫作的規范性,堪稱為“范本”, 盧老師的大學教授曾經跟她講過這么句話,讓她記憶猶深:“如果你能把文章寫成像《新概念》三里面的文章,你的英語功底就和英國的小說家有的一拼”,那種邏輯緊密和用詞的精準,讓人心悅誠服,如果吃透新概念的寫作模式,甚至連雅思等出國考試的作文都能應對自如,其規范性可見一斑。
口譯學習中不專門教授語法,盧影老師在授課中指出,口譯學習暴露的語法問題,是可以通過《新概念》提高的,《新概念》的好處在于: 1.循序提高,從第一冊到第四冊,每冊里每課里都有語法,很多語法隔幾課就會出現,每次的出現不是重復,而有新的提高。 2.重復性強幫助鞏固,知識掌握的更扎實。 3.故事情節幫助記憶,語法的理解和吸收,有個技巧叫:記單詞不如詞匯,記詞匯不如記句子;記語法不如記例句,記例句不如記故事。 4.語法的操練多,語法的記憶靠練習,單純的記住是沒有用的。 5.寫作不能一步登天,《新概念》課文后的練習多是小短文,可以模仿它們的框架去練習。 6.課文多主題豐富,《新概念》一冊有144篇課文,第二冊有96篇,第3冊有60篇, 7.語音練習更多樣,《新概念》的聽力錄音有英音和美音新舊2套,不要只使用美音那套練習。
口譯要求學員對詞匯的理解更全面,應用更靈活,《新概念》語言結構、詞匯的使用很地道,在口譯的應用上可以活學活用,學透《新概念》可以幫助少年們更好的掌握詞根變形,舉一反三,例如在《新概念》三上冊第一課里,就有關于“spot ”這個詞的詞形變化,如果學好了掌握住了,就知道在翻譯“玉是潔白無暇”時,使用“spotless”,而不是“perfect”。
總得說來,翻譯是口譯學習中較重要的部分,少年口譯班王琛老師建議,《新概念》三冊的課文本身就是很好的翻譯材料,尤其是后半冊的語言本身就已經接近高口的難度,如果掌握好《新概念》二、三冊的詞匯,幾乎可以涵蓋口譯學習需要的詞匯部分。
就像《新概念》作者夫人茱麗婭.亞歷山大2007年9月11日訪問昂立時,在教研會上說的那樣,《新概念》的范本性,內容的豐富性,語言的嚴謹性,都有很大的挖掘空間,千萬不要低估它的學習價值,一定要掌握和學透。
摘自《新聞晨報》2009年9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