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語試題中的翻譯部分是對考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測試。具體地說,就是要考核學生運用所學到的語言知識和技能,用最貼近和最合適的語言以及語法結構來再現對等的語言信息。 具體到考題,綜觀近年來的上海高考英語試卷不難發現,翻譯部分的分數設置是有梯度的,共6句;其中前4句為每句3分,而最后2句為4分每句。這也體現了翻譯部分句子與句子之間難度的遞進。出現在最后2句位置上的句子,大都在句子結構上提高了難度。 而學會分析句子結構又是高中英語教學中需要落實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在高考中考查這項技能的題型主要有:語法和詞匯選擇題,完型填空,閱讀理解,翻譯以及作文。由此可見,要在高考這樣的能力選拔考試中取得優勢,必須夯實自身的句子分析能力。尤其在翻譯中,這種優勢將會體現得更加明顯。以下筆者對如何在翻譯中培養并運用句子分析能力進行簡要的說明,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做句子翻譯時,最直觀的就是要找出句子的主干部分,也就是句子的核心成分。由于中文與英文語序是一致的,那么只要對給出的中文句子稍加分析找出主干部分,就能準確地把握翻譯后的句子框架。 對于簡單句,找出主語、謂語這兩個關鍵部分,就可以確保正確的句子框架。 例如:1.不在房間的時候別讓燈開著。(when)(2007年高考翻譯) 分析:這句話在字面上沒有主語,那么這就是一個結構的暗示,要使用祈使句形式。而給出的提示詞when就應該用來表示“不在房間的時候”這個部分。 其實分值高、難度大的還是復合句的翻譯。復合句,則要先辨別出主句和從句,然后再按照不同復合句的組合要求來安排主從句的位置。 例如:1.無論風多大、雨多急,警察一直堅守在崗位上。(no matter…)(2007年高考翻譯第5題) 分析:本句是一個讓步狀語從句,要用“no matter”的結構來翻譯。通過對從句部分的理解從而確定是用“no matter how”來連接和引導主從句。 所以本句可翻譯為: No matter how hard the rain falls and the wind blows,the police keep to their posts. 此外句子分析的運用不僅僅體現在翻譯題型中,在語法和詞匯選擇題、完型填空、閱讀理解,以及作文中也要運用句子分析的能力。只要平時在學習中多注意積累典型句子結構,并有意識培養這種能力,多想多練,就能在看到句子后,一目了然,順利過關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