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學英語的心理障礙
匈牙利著名女翻譯家卡扎•羅姆布,一生精通十多門外語,她在幾十年的外語學習中總結出十點體會:
一、向往著美好的目標,切忌懷疑自己,畏縮不前。染上信心不足這種精神萎縮癥的人是很難成功的。學外語要堅信自己一定能達到目的,堅信自己的毅力和語言才干。
二、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學習外語一天也不能中斷,那怕每天能擠出十分鐘來看一看、背一背也好。一日之計在于晨,早晨是學外語的好時光,若實在沒時間,起碼能在洗臉刷牙時聽聽外語錄音或廣播也行。
三、學習感到厭倦了,不必過于勉強繼續,但也不能扔下不學,最好是變換一下學習方法和形式,如聽有趣的外語故事、看外語電影,或改學別一科目以作調節。
四、外語好比一個堡壘,必須從四面八方向其包圍進攻。除了學習課本外,讀外文報紙、聽外語廣播、看外語電影、聽外語歌曲、聽外語講座,甚至可閱讀外語的商品說明書等等,都是好辦法,要多管齊下。
五、應隨時記下并背出常用的句型,并更換成分進行練習,以達熟練運用。
六、抄錄和記憶句型及慣用語時要用單數第一人稱。這主要是讓人有一種切身的感受,在心理上構成一種語言環境,從而提高學習的效果。
七、不要脫離上下文孤立地死記硬背,要將單詞和成語置于具體的上下文語言關系中,聯系起來理解記憶。
八、在旅行或干手工活時,不要放棄學習的機會,應盡可能“心譯”你接觸到的東西,如一閃而過的廣告,聽到別人聊天的話語。這樣既是休息,也是學習。但做得不好甚至做得很糟時,切勿失去信心。
九、不要反復去看那些未經老師修改的練習,因為只有那些被證明是正確無誤的東西,才具有思考和牢記的價值。
十、要敢于用外語說話,尤其不要放棄能接觸外國人并與其進行交談的機會。但不要怕出錯,當別人指責你的錯誤時,也不要難為情,更不要泄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