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Passage總體難度不大,個別題可能比較難處理。而且12月的題一般出題比較有規律可循。下面一一介紹,出題的題材都是涉及社會生活常識,而且題目越發偏向閱讀主旨(第一篇和第三篇都問what does passage mainly talk about? 這是老六級閱讀經典的出題方式)
Passage1
這篇文章講的是一個預報天氣的生活常識。第二句講的是“但是你可以通過常識去做天氣預測”這是全文的主旨,恰好也是最后一個問題的答案,第一個問題是“當暴風雨來臨,為何更能看清遠處的物體?”答案是the pressure drops的同義轉換 the pressure is low
第二個問題是“作者為何引用幾個諺語”,這個和這passage主旨相同,在做閱讀題時總會強調:無論引用何人何言,都是為了服務宗旨。答案就是“people knew long ago to predict the weather”(人們以前就知道預測天氣)
第三個問題就是問:“本文主要討論了什么” 就是People can predict the weather by their senses.
這個篇章本身不太難,但出題順序有點亂,第3題的答案就是宗旨在文章的前面,不過接下來的兩篇文章都是很規律的。
Passage 2
這篇文章講了一個生活小常識:“常為瑣事困擾,忽視重要工作”。文章先描述了這個小常識,又提出人們常用的解決方法:draft to-do list(列出工作事項),最后發現效果不佳,引用心理學家Timothy證明人們還是淪入那個尷尬的圈子——“常為瑣事困擾,忽視重要工作”。
第1題是“作者說困擾當代人的問題是什么”,答案就是本文的第1句話的同義轉化——they feel burdened with numerous tasks everyday. 黑體字是原文一模一樣的。
第2題是“人們如何去處理日常事務”, 答案是文章第3句話——draw a detailed to-do list.
第3題是“根據心理學家Timothy發現,人們通常在一天行將結束得知什么”
這是個借引用專家觀點來證明文章主旨的,they have accomplished little(重要工作完成的很少)
Passage 3
這篇文章是非常閱讀模式的,如果認真做過老四級閱讀題,就發現從2000年到2005年總共有3篇文章都是講“壓力”的,而且這三篇文章主旨都是一樣的。
“壓力”是什么?出題的老教授一直把壓力看做是好東西,至死不渝,這次聽力也不例外。大家注意的是“適度的壓力總是好的,過度就不好了”
就根據這個主旨就可以直接作出第一道題 “作者怎么說偶爾遇到壓力的人們”,答案就是文章的第一句話:improve their performance(提高自己的表現).
第2題是“頻繁的壓力反應會導致什么”這個就暗示過度的壓力會咋樣,答案肯定是不好的——Increased susceptibility to disease(容易生病)
第3題是“當人們處于壓力會咋樣”答案在文章中間部分——pay more attention to bodily reactions(更關注身體的反應)
第4題就是在問“文章主要在談論什么”——就是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ss and illness.(壓力和疾病的關系)
總結:這次除了第一個篇章,另外兩篇嚴格按照上課所講的“視聽一致”原則是相對容易解題的
而且現在篇章題材越來越閱讀出題化,出題模式考主旨的很多,這需要大家多多熟悉這一技巧。最后祝大家開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