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屈是暫時的。熟悉了一個人或一樣事物,就會更好地與之相處。德語也不例外。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市面上的德語資料有如鳳毛麟角,看到一本好的德語讓人熱血沸騰。有位名人說過,他看到好的書會有饑餓的人想撲到面包上的感覺。我基本上也是如此。雖然當時是窮學生,但是咬咬牙還是把喜歡的書買下來。今天就不同了,書店里的德語書林林總總,無論你是自學、出國考試、閑來閱讀、影音欣賞,總會找到適合你的東西;網上的資料就更豐富了,你可以隨時隨地知道德國發生了什么。
當然,學習條件的便利并不代表學起來就一定很快。上面已經過提到了德語一些躲不過的特點,這些都是要去背的東西,背而活學活用。其實,中國人是很聰明的。中國人的數學能力和語言學習能力在很多人眼里是出類拔萃的。問題是學習德語一定要堅持,要多讀,因為發音和拼寫基本一致;要多思考,德語是一門促進思考的語言;說德語時間久了,會驚奇地發現自己的思維也會嚴謹起來。德國人本身是嚴謹的,他們煮雞蛋,會在廚房里放一只沙鐘;他們做菜做飯,會用特定的量杯;甚至有笑話說,德國人過馬路硬是要等一個不會變綠的紅燈,燈不變綠人不過。玩笑歸玩笑,德國人的嚴謹帶來了優質的德國產品。德國汽車、德國機械、德國電器。。。。。。德國產品的經久耐用深入人心。網上曾有人把德國汽車和某國汽車相比較,同在事故中,德國汽車外形仍在,而某國汽車面目全非。
產品如此,人亦然。世界上沒有一個民族不認為自己是優秀的民族。德國人也不例外。在我和德國人打交道的經歷中,我也發現,德國人的好多東西值得我們學習。他們做事嚴謹。
有一次,我問一個德國人哪一種啤酒最好喝,他說要和同事商量一下,過了半個小時,我要離開了。他叫住我說,這個很難下結論。天!他這半個小時一直在和同時討論這件事情。有的人也許認為他小題大做,但是這樣認真起碼比去敷衍一個人好,不是嗎?很多中國人喜歡說“差不多”,殊不知,也許正是這一點決定了許多中國產品無法和德國產品相比較。
德國人守時。他們基本上按照日程表來辦事。很多人有一只記事本。如果你和一個德國人約時間,他會說“請稍等”,然后拿出他的記事本看看,根據上面的時間安排來和你商量時間。如果和德國人請客往來,要做到守時。如果你到德國人家里做客提前到達,應該在附近兜兜,等時間到了再去敲門。
很多德國人是工作狂,工作極其認真。當然,除非特殊情況,他們不愿意加班。工作是工作,娛樂是娛樂。下班之后,三三兩兩去喝杯啤酒,是他們對自己的最好犒勞。
話題似乎有點扯遠了。不是說德語嗎?怎么說起德國人來了?很有必要說!要了解一門語言,就要多了解使用這門語言的人。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言行舉止,其實很多時候都是用語言傳達給旁觀者的。德語不容易學,但是,如果你從心里喜歡這門語言,如果你把這門語言當做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你如朋友般對待他,德語也就會讓你微笑起來。
請允許我重復文章開頭的那句話:
只有熱愛生活的人,才能感覺每天是新的太陽。
也只有熱愛德語的人,才能真正感受這門語言的魅力。。
更多精彩內容請訪問紀永濱的博客:http://blog.onlycollege.com.cn/blog.php?do-showone-itemid-2062-type-blog.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