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德國》第一冊課程過半,今天是重要的一關:第四格。學過德語的同學都知道德語的千變萬化,其實,這些變化很大程度上因為名詞有詞性,而體現名詞的冠詞要根據情況來變化。德語中有四個格,第一格名詞充當主語或表語;第二格主要充當定語;第三格和第四格屬于賓語。
說老實話,最開始接觸到格的時候,心里也不禁暗暗叫苦,自怨自艾為什么會選學德語,真是男怕入錯行啊!后來,和德語接觸久了,還真的有了感情。名詞有詞性,其實好比一個人穿上了美麗的外衣。如果沒有了格的變化,好比一個人只有一套衣服,常年穿來穿去,不免給人以單調的感覺。而有了幾套衣服,衣服之間還可以彼此搭配,心情也可以跟著跌宕起伏。
其實,格的變化也很簡單,記住幾個相關的表格,然后拿來用就可以了。用得好不好,關鍵是看自己用得是否熟練。以前在課堂上開玩笑說,每當說或寫德語,心情就很好,因為可以把一門不很簡單的語言用得還算不錯(鄙視一下自夸的人)。
今天的課堂上有一個練習還算有點啟發性:先請同學來前面聽寫若干名詞,下面說詞的同學有的厚道些,就說個簡單的詞;有的就出個難題,讓前面的同學寫個超長的詞,寫詞的同學此時心情應該是百感交集啊。再后來,詞性擦掉,憑記憶來用句子練習這些名詞的第四格。還好,起碼這個練習讓大家明白了格是什么東東。
德語不是很輕松的語言,但是學習的過程可以有樂趣,如果最后掌握了它,那就會天天有樂趣和驚喜相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