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談到德國現(xiàn)代流行音樂的話,Tote Hosen,死褲子樂隊是一個必須提到的名字。20多年前,這個由卡皮諾,庫德爾,布萊蒂和安迪四人組成的樂團就開始帶動了德國的朋克音樂風潮。而這個來自杜塞爾多夫的樂隊組合能夠獲得如此成就,自然缺少不了自己的不二法門:那就是將嚴肅的主題,嬉笑怒罵的樂曲風格和激烈嘈雜的舞臺表演結(jié)合在一起。
去年夏天,死褲子樂隊就在一向風格正統(tǒng)的維也納皇宮劇院,上演了不使用電聲樂器的“不插電”朋克專場。現(xiàn)場演出的音樂CD上市僅僅一周,就創(chuàng)下了20萬張的白金銷量。十年前,死褲子樂隊為了慶功,還曾經(jīng)翻唱了一首名為“10個小獵手”的德國兒歌。
“這就是我們的特點,始終在嚴肅話題和找樂子之間尋求平衡。我們由此取得了非常重要的創(chuàng)作空間。”
作為死褲子樂隊的歌手,卡皮諾的個人生活完全建立在朋克搖滾和足球之上,只要時機合適,他就全情投入。為了給他所擁有的杜塞爾多夫足球俱樂部買進一名后衛(wèi)隊員,他可以花上75000歐元。為了完成一名歌迷的心愿,死褲子樂隊竟然在他的起居室里進行了一場神秘驚喜演唱會。只要做起事情,他們總是充滿熱情。
這一點在他們和右翼暴力分子進行抗爭時,表現(xiàn)的更加明顯。因為在他們音樂生涯的開始,就和光頭黨打上了交道。在80年代中期,左派人士有時候也留著光頭,要想?yún)^(qū)分左派分子和右翼光頭黨,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卡皮諾說道,“我們在許多俱樂部和青年會所演唱,而在有朋克的地方,光頭黨總不會離得太遠。我們很難每個晚上都去辨認,面前的究竟是不是那幫混蛋。有一次,我們實在是受夠了,于是就說,誰要想來聽我們的演唱會,他的頭發(fā)長度就不能短于1.5厘米,要不然,我們就不唱了。這樣,就等于正式宣戰(zhàn)。而那首 “薩沙”,只是事情發(fā)展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這首歌的全名是“薩沙—一個正直的德國人”,其實描述了一個心胸狹隘的德國人,他在大選中投票給右翼政黨“共和黨”,并痛恨所有外國人。這首歌的矛頭直指90年代初正在興起的新納粹運動,當時他們經(jīng)常使用暴力攻擊外國人。德國報紙用雙倍版面刊登了這首歌的歌詞,以顯示對死褲子樂隊的支持,但是卡皮諾的父母在自己家中受到死亡威脅,而吉他手庫德爾更是在加油站遭到襲擊。
死褲子樂隊在整個職業(yè)生涯中一直在尋求著一種與眾不同的音樂感受。他們灌錄流行音樂唱片,還在電臺里當了好幾個月的主持人。1991年,他們在唯一一張英語唱片“學英語第一課”里完成了歌迷們的一個夢想。那就是將那些英語朋克流行時代的偶像人物請到錄音間,并和他們一起演奏。
要舉辦一場不插電音樂會的念頭在死褲子樂隊腦海里已經(jīng)盤算了很久。這個想法終于在去年夏天得到實現(xiàn),而且竟然是在以風格保守著稱的維也納皇宮劇院里。要知道,在1983年以前,這里舉行的音樂會甚至還不允許觀眾鼓掌。死褲子樂隊的瘋狂歌迷當然想把這里鬧個天翻地覆,不過,不插電音樂會對場內(nèi)環(huán)境有很嚴格的要求,卡皮諾解釋道,“不插電的意義就在于減少一切干擾音樂的元素。這就是說,人們必須坐著,并且和樂隊一樣的全神貫注。”
這是死褲子樂隊在高雅文化方面進行的第二次嘗試,十年之前,他們就曾經(jīng)將電影大師施坦利-庫布里克的著名作品“發(fā)條橙”改編成搖滾歌劇。這其中的一段演唱成為了膾炙人口的作品,當然,在維也納皇宮劇院的演出中,死褲子樂隊也一定要重溫這首“阿里克斯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