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鄉間道路極為美好。每到風和日麗的時候,路上便常常可以看到漂亮的運動型自行車飛馳而過,車上的人都戴著頭盔,穿著緊身衣,看起來很有幾分運動員的風度,其實他們不過是業余愛好者,那身行頭在普通的超市里都可以買到。在自行車隊伍中間偶爾也可以看到幾輛“怪模怪樣”的車子——有兩輪的,有三輪的,都有帶靠背的車座,有的是讓人半躺的,有的是可以讓人稍微后仰著正坐。車座有的高出車輪,有的與車軸的高度一致,所以離地不高,車把的位置大概在腰間,腳踏在最前頭,蹬車時需要兩腿平伸。還有一種怪車是后輪和腳踏與普通自行車一樣,卻在車把前面加一個靠背椅一樣的車座和一副腳踏,前面的人沒有車把來維持平衡,半躺在車座上,需伸直了腿去夠腳踏,看起來并不容易騎。更有趣的一種車是在車把前面放一把輪椅,可以讓殘疾人坐在上面,后面的人蹬車載著他到處轉轉。
這些車造型固然奇怪,速度可不因此就慢。其實正相反,這種車拼的就是速度——當然前面放輪椅的除外。筆者曾經多次參觀過在德國小城哥美斯海姆舉辦的特種自行車博覽會。小城很小,博覽會的規模也不算大,但每年美國、日本等地的特種自行車制造商都會遠道趕來參展。特種自行車需求很小,所以不會大批量生產,一般都是根據客戶的要求定做,相應價格也就很高。購買特種自行車的一大部分是自行車運動愛好者,嫌普通自行車速度不夠快,不夠刺激,坐姿不夠舒適,鍛煉肌肉的效果不夠好……“普通的自行車怎么能比呢?根本沒法比。”一個來自法蘭克福的參展人員這么說:“你坐在上面,崩管騎多久,渾身上下沒有一個地方不自在,而且速度真是快,快得你都要飛起來。你看我,一個普通職員,按說是玩不起這個,可是我別處省省,還是攢錢買了一輛”。特種自行車的價格的確是一般工薪階層無法承受,即使是最低檔的,價格通常也在2000歐元左右,更換零件的費用也不低。特種自行車玩家大多是收入較高的中青年男士,有經濟能力這上面投資。另外一些客戶是殘障人士或者腿腳胳膊有毛病的病人,需要特殊構造的自行車用來鍛煉和矯正。德國是高福利國家,倘若收入較低者無力支付購買特種自行車的費用,常常可以從醫療保險公司或者其他途徑得到資助。
博覽會上有試車場,凡有參觀券的都可以免費試騎。看那些玩家飆車的瀟灑勁,自己騎上去卻不一定總是瀟灑的起來。有的車型坐都坐不穩,要練習一下才能上路。最好駕馭的是那種三輪半躺式,車把非常靈活,速度雖快,穩穩當當,四肢運動協調一致,輕松自如。一路飛馳,左沖又突,道路在眼前延伸,花草、樹木、建筑物、人群很快的在身邊一閃而過,沖刺,沖刺,乘風而行,豪情萬丈……
也許不久以后,特種自行車也會走進中國老百姓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