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羅伊特市位于巴伐利亞州,是上弗蘭肯地區的首府。提起這座常住人口只有7萬多人(2006年統計數字)的德國小城,人們可能并不熟悉。可是對于喜愛歌劇的人來說,這里可以說是一個“圣地”。因為每年的7月25日到8月28日,都會在這里舉辦世界著名的瓦格納節日戲劇節(Festspiele),屆時世界著名藝術家、社會名流以及歌劇愛好者都會匯聚到這個小城中來。
拜羅伊特于公元12世紀初具城市雛形,幾百年來它并沒有發展成百萬人口的大都會,一如許多德國小城一樣,這里的人們過著平靜得近乎被時間遺忘的生活。直到1872年著名音樂家理查德•瓦格納(Richard Wagner)來此定居后才改變了拜羅伊特默默無聞的面貌,從此瓦格納的名字就和拜羅伊特緊緊聯系在了一起。(右圖:拜羅伊特的節日戲劇院(Festspielhaus)圖片來源:picture-alliance/ dpa (c) dpa - Bildfunk) 瓦格納的足跡
1835年瓦格納第一次來到拜羅伊特,那個時候他也許并沒有想到自己以后會搬到這里發展事業。瓦格納在創作歌劇作品期間,一直想有一個能完美展現自己作品魅力的劇院。1872年在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資助下,瓦格納在拜羅伊特建造了自己設計的節日戲劇院(Festspielhaus),而他也把家搬到了拜羅伊特。1876年在這座新落成的戲劇院里,瓦格納親自導演了自己創作的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Der Ring des Nibelungen)(2005年秋季北京音樂節的時候,中國歌劇迷第一次有機會在國內與該劇見面。)拜羅伊特的這座節日戲劇院不僅外形美觀,更重要的是它的內部構造符合聲學原理,音響效果極佳。(右圖:理查德•瓦格納肖像 來源:picture-alliance/ dpa (c) dpa - International)
瓦格納在拜羅伊特生活了十年,去世后也葬在了這里。1976年瓦格納生前居住的別墅“Wahnfried”被改建成博物館,他和夫人(作曲家李斯特的女兒)也合葬在別墅的院中。 節日戲劇節
自從1876年以后,節日戲劇節就成了拜羅伊特的一項定期的盛事。由于演出水平高,但劇院座位有限,以至于出現了一票難求的局面。據統計,要想獲得一張拜羅伊特戲劇節的入場門票要等上幾年甚至十幾年。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在戲劇節期間出入劇院觀看演出的盡是一些打扮考究的老年人了。(右圖:德國聯邦總理默克爾女士及丈夫參加2008年拜羅伊特節日戲劇節開幕式 來源:picture-alliance / Sven Simon picture-alliance / Sven Simon)
平時安靜的小城在戲劇節期間搖身一變,成了華服名流們的聚會場所。街道兩旁的路燈上各國國旗迎風招展,街邊的咖啡館里坐著不同膚色的觀光客。即使沒有入場券,能愜意地坐在這里感受充滿全城的歌劇氣氛也不失為一件快事。不過2008年,戲劇節的組織者沒有讓這些無法進劇院觀看的歌劇迷們失望:7月27日下午在拜羅伊特人民廣場的大屏幕現場直播了由卡特琳娜•瓦格納(理查德•瓦格納的曾孫女)導演的歌劇《紐倫堡的名歌手》,觀眾可以免費觀看;8月1日節日戲劇節的組織者還舉辦了一場露天音樂會。如果你想在自家欣賞瓦格納歌劇的演出,那么你可以交49歐元上網收看在線直播。 如果不是趕在戲劇節的時候來到拜羅伊特也沒關系,喜好音樂的人仍然可以在瓦格納博物館、李斯特故居或是藩侯歌劇院(das Markgräfische Opernhaus)找到感覺,因為這里盡是音樂的蛛絲馬跡,詮釋了瓦格納和拜羅伊特的不解之緣。(左圖:德國著名電視主持人托馬斯•戈特沙爾克及夫人參加2008年拜羅伊特節日戲劇節開幕式 來源:picture-alliance/ dpa (c) dpa - Internation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