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故居坐落在德國魏瑪市弗拉恩普蘭大街的拐彎處,是一幢米黃色的3 層樓房。從1782 年到1832 年,歌德在這里生活了50 個年頭。歌德出生在法蘭克福的一個富裕家庭,16 歲時,他曾遵照父親的意愿到萊比錫大學學習法律,但他真正愛好的是自然科學和藝術。18 世紀70 年代初,他創作了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長詩《普羅米修斯》等作品,歌德一生創作了150 多卷作品,是一個與莎士比亞、但丁、托爾斯泰等人并駕齊驅的文學巨人。
1775 年,26 歲的歌德應魏瑪公國公爵奧古斯特的邀請來到魏瑪,深受奧古斯特公爵的信任和愛戴,先后擔任過樞密顧問官和首相等職。1782 年,歌德被賜予貴族身份,住在市內官邸,即現在的故居。
故居的16 個房間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裝飾考究,富麗堂皇,是歌德接待達官顯貴的地方,如黃色接待室,用來接待、宴請顯貴,應酬交際;朱諾室曾接待過黑格爾、海涅和門德爾松等人,這些房間現在都按歌德生前的原樣陳列。而另一部分用于家庭生活的房間,則陳設非常簡樸,有小客廳、藏書室、臥室和工作室等。
歌德一生中還熱衷于研究自然科學,包括地質、礦物、光、生物和解剖學等。他寫過《顏色學》一書,是他第一個發現了人的顎間骨,他還在光學上提出過新的理論。在故居里陳列著許多歌德親手制作的動植物和礦物標本。
歌德說過:“一切涉及舒適的事宜都與我的天性相違背。您在我的房間里找不到沙發,我總是愛坐那張老式木椅。舒適豪華的陳設會擾亂我的思維,使我陷入一種遲鈍怠惰的狀態。”他的工作室里只有書桌、椅子和幾件家具。歌德從來都是站著寫作,他寫作用的一張斜平面桌子仍然擺在故居中。工作室的里間是藏書5400 多冊的書齋,現在也按原樣保留著。歌德在他狹窄簡樸的工作室里寫出了《浮士德》、《威廉•麥斯特學習年代和漫游年代》以及大量詩歌。
歌德的臥室在工作室的隔壁,為一小長條形,唯一的窗戶向花園敞開。墻上掛著一些地質學和聲學的圖表以及溫度計、晴雨表和一個燈傘。室內只有一張床、一個小方桌和一把矮腳靠背木椅。1832 年3 月22 日,83 歲高齡的歌德就坐在這張椅子上停止了呼吸。 故居里還藏有歌德的手稿、信件等。1885 年,這所房子被辟為歌德紀念館,每年都有近百萬游客前來拜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