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堡城堡﹝Schloss Heidelberg﹞為一座紅褐色古城堡,是海德堡城的標志。
它建于十三世紀,歷時400年才完工。它坐落于國王寶座 ﹝Koenigstuhl﹞山頂上,名勝古跡非常多,歷史上經過幾次擴建,形成歌特式、巴洛克式及文藝復興三種風格的混合體,是德國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作。古堡的正門雕有披著盔甲的武士隊,中央庭園有噴泉以及四根花崗巖柱,四周則為音樂廳、玻璃廳等建筑物。古城堡現在多數的房間是開放給游客參觀,保存完好的一些大廳,目前仍可供宴會以及藝術表演之用。海德堡城堡是歐洲最優美、最著名的宮殿之一,每年前來參觀的游客達300萬人次以上。 海德堡城堡廢墟 海德堡城堡在17世紀被三次占領并毀壞。在三十年戰爭中,海德堡城堡受到了重創,雖然得到了修復,但是規模遠不如前。 法軍在1689年法爾茨繼承戰爭戰爭中占領了海德堡,并先后兩次(1689年和1693年)重創海德堡城堡。選帝候卡爾-菲利普(Karl Philipp)曾試圖重修海德堡城堡,但由于財力不足,最終也沒能如愿。1720年,由于海德堡的新教徒與羅馬天主教徒發生沖突,選帝侯家族不得不遷居曼海姆。 卡爾-菲利普的繼任者卡爾-特奧多爾(Karl Theodor)試圖修繕,但卻因為1764年城堡被雷擊并引發大火,不得不放棄。城堡由此被廢棄,廢墟上的磚石(建筑材料)被用作修建新的施維青根夏宮(Schlosspark von Schwetzingen),之后由被海德堡市民利用。來自法國的格棱貝爾格伯爵(Charles de Graimberg)傾盡精力和財力維護, 才使古城堡遺跡不致被人們當作采石場而被徹底摧毀。破壞的城堡被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馬克•吐溫(Mark Twain)、威廉•特納(William Turner)等人美化為浪漫主義的代表和愛國主義的象征。哥特式的國王廳是 1934年修建的。 伊麗莎白門 踏著石砌馬路,進入紅褐色古城,首先是一座沒有了圍墻的城門,它是“伊麗莎白門”。此廢墟中余留的城門是一六一五年建造的,弗里德里希五世為了慶祝伊麗莎白皇后的生日,下令在一日內完工。雖然城墻內外多已損毀,但城門依舊聳立,傳說情侶若在城門前留影,則會締造美滿姻緣。 城堡地窖 城堡里有兩個跟酒有關的看點,一個是大酒窖,另一個是 “大酒桶”。大酒窖內裝滿了一桶桶的葡萄酒,這些大大小小不同的大酒桶,總共可以貯藏二十八萬公升的酒。倘若以一個人每天喝一公升的葡萄酒的話,則必須連續喝685年才能喝完這些酒。此外,地窖旁有兩個橡木桶,直徑分別為三米和一米。傳說在16世紀末,有一個名叫佩克歐的宮廷弄臣,受命專門看管這個大酒桶,這個千杯不醉的酒仙,平日以酒代水。后來,大家為他的健康著想,力勸他少喝酒,多喝水,想不到佩克歐卻在飲下一杯水之后暴斃。于是,城堡主刻了一個他的木雕像掛在酒桶上,在酒窖墻上掛著他的畫像,并封他為酒神,希望能讓以后釀出來的酒都很好。城堡地窖是一個藥品博物館,展示有十六世紀到十八世紀的藥草和制藥的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