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巨資修繕一新的哈克庭院(Hackesche Höfe)是柏林市中心米特區(Berlin-Mitte)的一個熱點地區,每天都有幾千人在這里流連忘返。從前的長廊與小店被今日的名牌商店和咖啡館所替代。哈克庭院內不乏各式各樣的飯店、時裝店、畫廊、電影院和劇院。哈克庭院誕生于二十世紀初,它將寫字樓、商業樓與住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1906年,建筑設計師庫爾特-貝恩特(Kurt Berndt)設計了這座顛覆傳統的新式庭院,其面積為9200平方千米,是歐洲最大的一組院落建筑。庭院的前樓曾有供軍官、官員及“上流人士”居住的豪華公寓,第一個庭院里設有商店和娛樂場所,側樓及背街庭院里則是手工工場和平民百姓的住房 哈克庭院的命運可謂十分曲折。1924年,猶太裔商人雅各布-米歇爾(Jakob Michael)擁有哈克庭院的大部分產權。30年代,在納粹鼓動的反猶浪潮中,雅各布-米歇爾不得不逃往美國,哈克庭院被強制拍賣。有趣的是,在拍賣中勝出的買家實際上是米歇爾操縱的一家美國公司。但隨著二戰中美國對軸心國的宣戰,1942年又被作為“敵國產業”沒收。二戰結束后,德國分裂,位于東柏林的哈克庭院在1951年被東德政府收歸國有。1977年,哈克庭院作為歷史紀念建筑被保護起來。德國統一后雅各布-米歇爾重新獲得了哈克庭院的所有權,并在1994年將他賣給了西德的兩家公司,后者對其進行了全面整修。哈克庭院見證了德國百年來曲折的歷史,這也是除了商業因素以外,它能有如此魅力的原因。
哈克庭院由八個互相連通的庭院組成,每個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庭院入口位于羅森塔爾大街40/41號(Rosenthaler Straße)和蘇菲大街。游客需要注意的是,每天22點之后,第四至第八庭院不對外開放。
哈克庭院樓面外墻的設計即便是今天看來也很有個性:鈷籃色的玻璃瓦裝飾帶、棕紅色及綠色的琺瑯、網型的或立體的裝飾具有明顯的青年風格(Jugendstil)。 緊鄰哈克庭院的哈克廣場(Hackescher Markt)交通便利,乘有軌電車(Straßenbahn),市郊火車(S-Bahn)都可以到達。為了配合過夜生活的人們,這里設置了夜間巴士(Nachtbus),而白天則是沒有巴士路線的。 哈克廣場以前是個集市,以柏林市18世紀的城市軍隊總監馮•哈克(Hans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Hacke)命名,而哈克庭院又得名于哈克廣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