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場式” 1887年慕尼黑城門前的特雷西婭草坪第一次迎來了由啤酒館店主和馬戲團成員組成的隊伍,他們邁著大步走進啤酒節場地,安營扎寨,拉開了啤酒節的序幕。從此之后,啤酒館和馬戲團入駐啤酒節場地的儀式就成為了啤酒節開幕的訊號。 開桶儀式 入場式結束后,市長在中午12點左右手持木槌,敲開第一桶啤酒,并高呼“來!敲開它吧!”,這一開桶儀式宣告啤酒節正式開幕。隨后人們紛紛敲開其他啤酒帳篷中的啤酒桶,歡呼聲響徹全場。 有趣的是,市長究竟敲幾下才能打開啤酒桶成為了每年人們樂此不疲的討論話題。大家對此猜測各異,甚至博彩公司開專門為此開出了賠率。目前為止的最好的紀錄的是2006年烏德市長的“一錘定音”,1950年第一次開啟啤酒桶的維門爾市長則因經驗不足,足足敲了19下才讓啤酒順利地從桶里流出來。
民族服裝游行 1835年為慶祝路德維希一世與特勒澤皇后的銀婚紀念日,啤酒節上首次舉行了民族服裝游行。1950年起這種游行被定為啤酒節的保留項目。 民族服裝游行不但是啤酒節上的亮點,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民族服裝游行之一。啤酒節開幕后的第一個禮拜天,一支由近9000人組成的游行隊伍身著傳統的節日慶典服裝,從馬克西米利安廣場出發,行徑7公里,達到特雷西婭草坪。這個游行隊伍同樣由“慕尼黑之子”帶領,緊隨其后的是40輛裝飾華麗的馬車,上面站著身著盛裝的表演隊,射手,樂隊,耍雜技的小丑以及舉著彩旗的旗手。游行的人群大多數來自巴伐利亞州,也有的來自于德國其他州,以及奧地利,瑞士,意大利北部,波蘭和挪威。巴伐利亞自由王國中德高望重的紳士們也會乘坐自己的馬車,參與到游行隊伍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