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北河(德語 Elbe)在捷克語和波蘭語中稱為“拉貝河”(Labe,Łaba)都是由古斯堪的納維亞語的“河流”一詞演變來的。易北河塹源于捷克和波蘭交接的蘇臺德山脈,向南進入捷克,再流成一個弧形轉向西流入德國,經漢堡流入北海。是中歐洲地區的主要航運河道。易北河從河源到德國的德累斯頓為上游,在山地中河流湍急,由許多支流匯合而成,在接近德捷邊境時河堽達140米,然后穿越一個狹窄的峽谷進入德國的平原地區。河寬達430米,到了下游,河流寬達14.5千米,海船可以經過寬闊的河道航行109千米直接到達漢堡,通過中德運河向西到達魯爾工業區,向東到達柏林。 700噸的貨輪可以上溯到捷克,較小砄船可以經由其支流到達布拉格。易北河的年平均流量變化較大,1926年到1965年期間,最大流量達3617秒立方米,最小只有145秒立方米,因此給航運帶來一定不利影響。由于下游水位低,海潮可直接到達漢堡,當有風暴時,洪水可淹沒漢堡部分市區。易北河的沿岸分布著許多歐洲重要的城市。 古羅馬帝國稱易北河為“阿爾比斯河”(Albi),他們試圖征服易北河流域但沒有成功。中世紀時易北河是德意志民族神圣羅馬帝國的東部邊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東線蘇聯軍隊攻克柏林后在易北河和西線美英聯軍會師,從此易北河成為東西德國的堆界線,直到德國統一。
易北河主要支流有伏爾塔瓦河、穆爾德(Mulde)河、薩勒(Saale)河、施瓦策埃爾斯特(Schwarze Elster)河以及哈弗爾(Havel)河等。 易北河中下游流經德國東北部平原洼地,水流緩慢,落差較小,不適合建高壩大庫,其水電資源主要集中在捷克境內的拉貝河及支流伏爾塔瓦河上。目前,在這兩條河上興建的壩高超過20m的大壩有7座,多為重力壩,其中庫容超過1億立方米的水庫、裝機容量超過10萬kW的水電站均在伏爾塔瓦河上,而在拉貝河上的水庫則較小,庫容都不到1億立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