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格奧爾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于1770年8月27日生于德國符騰堡公國首府斯圖加特。他的父親是稅務局書記。1780年起他就讀于本城文科中學,接受古典和啟蒙教育。1788年10月黑格爾到圖賓根神學院學習哲學和神學。在學院里,黑格爾同荷爾德林、謝林結識。大學畢業后,他沒有選擇牧師的職務。1793~1796年,在瑞士伯爾尼一個貴族家里擔任家庭教師。1797年末至1800年,黑格爾到法蘭克福任家庭教師。1801年1月黑格爾在繼承父親的一部分遺產之后,來到了當時德國哲學和文學的中心耶拿,開始了他一生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一個階段。他與謝林一起開課,又合辦《哲學評論》。直到《精神現象學》出版之前,兩人一直合作,保持著良好的友誼。1801年黑格爾通過了學位論文和講課資格的答辯。1805年獲得副教授職。1804年黑格爾成為耶拿礦物學會鑒定員和威斯特法倫自然研究會正式會員。1807年成為海德堡物理學會名譽會員。1807年 3月黑格爾遷居班堡,任《班堡報》的編輯。由于他的報紙同情拿破侖,一再與慕尼黑官方發生糾葛,一年后他辭去這個職務。1808年12月黑格爾轉到紐倫堡任中學校長。1816年黑格爾到海德堡任哲學教授。1818年普魯士國王任命黑格爾為柏林大學教授。1822年,黑格爾被任命為大學評議會委員。1826年《福斯報》發表慶祝黑格爾生日的報道,受到普魯士國王的警告。1829年10月黑格爾被選為柏林大學校長并兼任政府代表。1831年黑格爾被授予三級紅鷹勛章,同年夏他的《論英國改革法案》一文發表,因普魯士國王下令中止,文章只發表了前半部分。1831年11月14日黑格爾病逝于柏林。 著作與思想:黑格爾的主要著作包括:《精神現象學》、《邏輯學》、《哲學全書》(其中包括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三部分)、《法哲學原理》、《美學講演錄》、《哲學史講演錄》、《歷史哲學講演錄》等等。 黑格爾把絕對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絕對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東西,自然、人類社會和人的精神現象都是它在不同發展階段上的表現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發展、永恒的生命過程,就是絕對精神本身。黑格爾哲學的任務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過自然、社會和思維體現出來的絕對精神,揭示它的發展過程及其規律性,實際上是在探討思維與存在的辯證關系,在唯心主義基礎上揭示二者的辯證同一。 圍繞這個基本命題,黑格爾建立起令人嘆為觀止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主要講述絕對精神自我發展的三個階段: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黑格爾在論述每一個概念、事物和整個體系的發展中自始至終都貫徹了這種辯證法的原則。這是人類思想史上最驚人的大膽思考之一。恩格斯后來給其以高度的評價:“近代德國哲學在黑格爾的體系中達到了頂峰,在這個體系中,黑格爾第一次—這是他的巨大功績—把整個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寫為處于不斷運動、變化、轉化和發展中,并企圖揭示這種運動和發展的內在聯系。” 評價:黑格爾哲學具有百科全書式的豐富性。黑格爾集以往西方倫理思想之大成,特別是繼承和發展了康德的倫理思想,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理性主義倫理思想體系。 |
|
 |
班級名稱 |
開班時間 |
結束時間 |
學制 |
地點 |
學費 |
優惠 |
報名 |
|
|
|
Error:The NodeID 615 you have set does not exis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