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開啤酒大棚,或者在舞臺奏樂助興,或者端著啤酒跑來跑去,或者揮舞刀叉制作德國烤腸……今年的啤酒城里來了一批德國“打工者”,他們通過各自不同的方式在啤酒城里“撈金”,同時也將德國慕尼黑啤酒節的風味帶進了啤酒城 。
身著華麗的禮服,系著深色的領結,臉上掛著真誠又不乏嚴謹的笑容,唱著德國祝酒歌……每晚6時到10時,9位來自德國巴伐利亞州的職業音樂人就會在艾丁格棚演奏起德國音樂,他們就是阿爾卑斯流浪者樂隊。此前,他們曾在德國慕尼黑啤酒節演出過。
昨晚6時,記者在艾丁格啤酒大棚看到,流浪者樂隊正在演唱中文版的德國《祝酒歌》。除了演唱指定的曲目,只要現場的氣氛好,他們還會突然來一段搖滾樂,或者跳起巴伐利亞傳統的民族舞蹈,甚至會將現場游客們拉進舞池,引得游客一陣尖叫。
這個樂隊賺了多少錢?樂隊的領隊說是個秘密。據艾丁格大棚的老板講,這個樂隊是他花巨資找來的,具體多少也是個秘密。
“青島太漂亮了,來得非常值得。”昨日在柏龍大棚,德國酒娘蒂亞告訴記者,她曾在德國慕尼黑啤酒節干過兩年兼職酒娘,后來聽說青島啤酒節是亞洲最大的啤酒聚會,她就打算來這里賺一筆。
柏龍大棚今年共請來4位德國酒娘,最大的50歲,在德國還有自己的啤酒餐館,還有一位酒娘本職是警察。據這些德國酒娘講,她們能同時雙手端10個大酒杯,慕尼黑啤酒節很多酒娘都會這個技巧。一位德國酒娘告訴記者,她們將從8月11日干到8月14日,然后就到中國各處旅游。這四天的工資是每人6萬元人民幣。
要說啤酒城里最地道的德國啤酒大棚,就該算是艾丁格大棚了,這個大棚的老板就是3個德國人,戴高斯就是其中一個。
“我喜歡青島這個城市,和德國很像。”戴高斯上世紀80年代就從德國來到中國,主要從事進出口貿易,1989年他定居青島,是個地道的青島通。因為對啤酒的熱愛,他從去年開始到啤酒節經營大棚,打算把原汁原味的德國風情搬到青島,因此比其它的大棚多花了很多錢。結果辛苦了半個月還是賠了錢。
雖然賠錢,但戴高斯還是堅持“原汁原味”,還從德國專門訂購了特供啤酒,請了德國廚師烤制德國小吃,連服務員的服裝都是照巴伐利亞州民族服裝制作的。
|